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内蒙赤峰农村婚礼流程表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内蒙赤峰农村婚礼流程表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没讲究的怎么都行,有讲究的就是:
1,选日子结婚--黄道吉日, 2,看时辰,早几时由新郎家出发去新娘家接新娘,几时在新娘家点心(早餐),几时由新娘家出发,几时到新郎家(入洞房),几时婚庆开始(饭店),等等 3,红包,新娘到男方家时,由男方出红包给小辈闹着玩的发放,新娘和新娘去饭店的路上,各门口都有可能遇到拦路要红包的,层出不穷。
4,宴席敬酒,就是逐一给宾客倒酒,长辈没什么,头痛的是平辈和晚辈,借机出你的洋相。
5,以上不尽相同,随机应变 6,爱她就娶她,哪怕刀山火海,千变万变,娶到老婆是关键!!
说下我参加过的赤峰的吧,早上在家里门会截门,得发红包的,谈不妥可不让进,主持人也去了,在家里会有些小节目,伴郎伴娘都参与的,之后到酒店,酒店也截门,还得谈红包,呵呵,一般典礼都是11:58
男方向女方索要女方的生辰八字,找***先生去算良辰吉日(包括娶亲车队发车的时间,拜堂的时间,婚礼典礼开始的时间,忌讳的属相等,当然也有不算日子的),算好时间后,给女方买两身(两件)衣服,用红包袱(leng)皮将衣服和算好的日子包好,挑双日子(农历)给女方送过去;男方要准备的东西:行李、客人名单、定酒店、要穿的衣服等。
除此之外女方会和男方提出一些条件,比如说车、房、钱等,很多人结婚没成都是这个时候,女方要的太多,男方承受不起。
下大礼(彩礼):衣服、钱(协商好
五几年-看出身。选贫下中农。
六几年-看派性。选观点相同的造反派。
七几年-选工人。工人阶级领导一切。
八几年-选大学生。知识创造财富。
九几年-选个体户。满足对财富的追求。
二零年-选有资本,年龄跨度大或外国人
可少奋斗,坐享其成。省彩礼。
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到中期,我到今日仍记得我们年轻时流传的姑娘们找对象的顺口溜:
一干二工三军人,铁匠木匠手艺人。
以上那些找不到,那就只好嫁农民。
一干:主要是指公社干部,包括事业编制人员;二工:包括供销社的售货员、旗(县)里企业员工等;三軍人指现役和退役军人。铁匠木匠就不用解释了,手艺人就是有一技之长的人,比如我会默写当时发表的39首***诗词,也算有一技之长。因为我听当年的公社
宣传委员说:全公社仅有我一人会全部默写。
简单的解释一下:当时赤峰市巴林右旗的经济文化都相对比较滞后。农村姑娘们受教育较少。***之前我们村里两个生产队,400多口人,没有一个姑娘上过初中。大多数只读过两三年书,还有很大比例的姑娘们因家里孩子多,大孩照顾小孩,重男轻女等因素,从未进过校门。姑娘们嫁人都比较早,一般都在20岁左右,但她们也有心中的梦想,那就是以上的几句顺口溜,但绝大多数都没有实现。
七十年代嫁老公(三转一响)
自行车
缝纫机
手表
收音机
当时很多农村家庭还达不到三转一响的生活档次,经过近几十年发展一一一
当代农村很多人都进城
房子(按揭)
车子(按揭)
其实,这就是个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事,在婚姻大事上的直接反映。
不同的时代,年代,因为有一定的特点和局限性,导致了,择偶有不同的要求和追求。
这里说的是女青年找对象,和男青年选媳妇还真有点不一样。那我们就先来看一看,女青年的具体选择倾向以及变化。
1.解放前,追求地主,富农,城市小业主,当然了,如果是民族资本家更好。
2.解放初,追求进城干部,***军官。建设国家的,工农业生产中的劳动模范。
3.50年代,追求抗美援朝回国的“最可爱的人”。追求小学,中学教师,农村的“乡,村干部,供销合作社营业员”。
4.60年代,追求工人,穷下中农,***战士。追求“工宣队,军宣队”成员,以及各种“革命左派”,“革委会”成员。
5.70年代,追求“一有钱,二有权,三有听诊器,四有方向盘”。追求各行各业的服务人员,特别是“***的,卖粮的,卖菜的,卖药的”。
6.80年代,追求下海创业成功者,个体户,小工厂主,农村养殖大户,城乡“万元户”。追求新兴起的“演说人才,演说家”。
7.90年代,追求大学生,研究生,博士生,教师,医生,律师,总经理,董事长,知识分子,科研人员,科学家。
一块头巾一顶轿,
两个媒人一鞭炮,
拜完天地拜高堂,
送进洞房就睡觉。
解放初期换面貌,
先到***报个到,
只要双方都满意,
合作化时奔大道,
军工干部第一条,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内蒙赤峰农村婚礼流程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内蒙赤峰农村婚礼流程表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glcbtn.com/post/3156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