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中式婚礼6个流程规范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中式婚礼6个流程规范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1前期筹备
(1)前一个月:确定婚宴举办地点和来宾人数;定下婚礼主题和服装;确认花轿和场景装饰。 (2)前半个月:给亲朋好友发请柬,并规定着装;与主持人沟通婚礼流程与内容。
(3)前一周:确定婚礼现场布置、定下酒宴菜单;彩排婚礼流程。
(4)前一天:婚房布置;婚礼游戏设置。
2、婚礼当天
(2)上午9点前:新郎到达新娘家,燃放礼花,完成拦门游戏接到新娘。
(1)早上7点:新娘化妆做造型,新郎换好衣服准备接亲。
(2)上午9点前:新郎到达新娘家,燃放礼花,完成拦门游戏接到新娘。
(3)上午10点前:新郎手持红盖头,牵着盖上盖头的新娘坐上轿子。路程稍远的可以先坐婚车,中途改成花轿。
(4)上午11点前:到达婚礼举办地,新人在门口跨火盆,进入婚礼现场。
(5)中午11点半到下午2点:新人迎宾;举行婚礼仪式、改口仪式、敬酒等直到婚礼结束。
中式婚礼阵容一般包括迎亲、迎宾、拜堂、敬茶、交杯酒、喜糖、宴席等环节。
迎亲是新娘家人出门迎接新娘及其婚礼车队的仪式,迎宾则是新郎家人在婚礼场地迎接新娘及其家人和宾客。
拜堂是新婚夫妇向天地祖先及父母长辈行礼,表示对祖先、天地、长辈的感恩之情;敬茶则是夫妻向双方父母献上茶盘以表感恩;交杯酒则是夫妻交换杯中酒,意味着相互扶持,承担生活的艰辛与选择。这些环节的流程和仪式在中式婚礼中非常重要,富有深意,体现了家庭的尊重和感恩文化。
中式婚礼
华夏文化的重要部分
中国传统婚礼是华夏文化的重要部分。古时于黄昏举行,取其阴阳交替有渐之义,故称。古代婚礼有六:纳采、问名、纳吉、纳徵、请期、亲迎。
在《礼记·昏义》篇对中国古代的昏礼的形式及意义有着较为详细的描述:“昏礼者,将合二姓之好,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,故君子重之。是以昏礼纳***,问名,纳吉,纳征,请期,皆主人筵几于庙,而拜迎于门外。入,揖让而升,听命于庙,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。婚礼是汉传统文化精粹之一,大红花轿、浩浩荡荡的迎亲仪仗队、拜天地、掀盖头,身穿"凤冠霞帔、状元服"的中式婚礼,"追寻文化根源、重视传统民俗"成了现代人的新“时尚”,这就是中式婚礼。
中式婚礼红盖头仪式是中国传统婚礼中的重要环节。在仪式开始前,新娘需要穿上红色婚纱,坐在婚床上,由长辈或喜庆人士将红色盖头覆盖在新娘头上,象征着新娘成为新家的一员。
接着,长辈或喜庆人士将喜糖、幸福果等喜庆物品撒向新娘,寓意着幸福和团圆。
盖头仪式结束后,新娘会换上头纱,与新郎进行拜堂和敬茶等环节,完成整个中式婚礼的红盖头仪式。
办汉服婚礼是需要提前准备很多事项的,比如说流程、礼节、服饰等等,如果你们有一个筹备小组的话,那么很多繁琐的事情便会有专人打理,不需要本人劳心费神。
首先是婚礼的流程:
亲迎三日之前,新人互相剪发,证明俩人是结发为妻、结发为夫。
到了亲迎这一天,新郎要上车出发迎接新娘,在车前放置一个“僻静”的大雁,[_a***_]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喝酒。每次喝酒都有不同的说法,总之就是“祝福祝福再祝福”。
到达女家后,新郎要向岳父行再拜之礼,岳父则将新郎的帽子等物品除去,姑爷俩人便直接走进厅堂。
姑爷要在西阶下等待,岳父则去卧室请小姐出阁。
姑爷见到新娘后便要颂读“威凤祥麟奏贺章,霞光万丈照乾坤”。
新人向岳父行再拜之礼后,便要马上同燃放爆竹。
新人出门时,新娘要踏着新郎的脚印走,有一种说法是脚印象征着门神,因此这样做寓意着入门。
在归途上,新郎需要三次停下,脱下礼服等待新娘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式婚礼6个流程规范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中式婚礼6个流程规范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glcbtn.com/post/3463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