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周口农村中式婚礼流程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周口农村中式婚礼流程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婚车抵达男方家门口,鞭炮、礼炮、响器同时响起来,接着由两个和新郎年龄相仿的小伙子打麻节火,迎接新娘下轿。
一人拿一捆燃烧的麻杆在前面跑,另一个人左手挑着烧红铁犁铧,右手端半舀子醋在后面追,边跑边将醋泼在犁铧上。
围着新媳妇坐的婚车顺时针小跑三圈,逆时针小跑三圈。大底是除灾辟邪、生活红红火火的意思。
是分两次,订婚的意思是,先举行个仪式,双方父母坐一起吃顿饭,然后把彩礼由男方交给女方,表示先在一起的决定,而婚礼就是参加的人数比较多了,不仅有父母,还有双方亲近的人,包括朋友和各自亲近的人,订婚结婚是分时间段举行的,所以是分次的。
我女儿也到了婚嫁的年龄,但是她还没有男朋友,有些让人着急。我是吉林省人,对于孩子结婚成家双方需求一事,在我们市区大致相同。女方几乎没有主动要彩礼的,我们这大多是独生子女,对于车房要求各不相同。我从我身边说起:1、男孩自身条件不错,家境一般。女方家全款买房买车。2、男孩家全款买房买车,给女孩十万买结婚用品。女方视条件而定。嫁妆二十万以上,也有陪嫁50万的 。3、男方只能买房,女方买车 。4、男方交首付,房货小夫妻还货 。5、在北上广等大城市买房,男女双方合力交首付。6、男、女双方合力全款买房 。无论条件如何,大多都尽力绐孩子买房。大小新旧不同,因为一个孩子,双方会合力而为,订亲时,男方也有给几万、十万不等的定金,女孩家都会双倍返还 。因为独生子女,家产都是孩子的,双方父母合力为孩子创造美好生活。
我们是江西永新,***的家乡,许合子的故里。也是一个将军大县,更是一个书法之乡!我们这里的人勤劳善良,不浮华,日子过得有条有理。我们这里的人结婚,嫁女儿没有像网络上传的,要多少多少彩礼,大多数的人家 ,为了女儿能在男方家过得好,都会贴一点出去。多则十几万,少则几万。我们没有把女儿像物件一样漫天要价,我们就是希望她能幸福安康。所以我们这里的人结婚,大多都是比较简单,不会去搞什么大的排场。大多都是亲戚朋友的车开个五六辆就够了,如果亲戚朋友多的,最多也就开个七八辆。你想想我们这里的人结婚都是选择年前年后这几天。本来那个时候那些在外面创业的人都回来了,马路就已经超负荷了,别说车堵了,就人都堵得水泄不通的。,那个还这么傻了吧唧搞个几十辆车子去接亲呢!别说路上的条件不允许,就是允许我们这里的人实在,也不愿意去发这冤枉钱呀!婚礼排场再大也不见得就一定会幸福,借钱去搞个奢侈的婚礼,结婚后两口子就慢慢还账你觉得这样的婚姻会幸福吗!过日子就是要实实在在,低调一点。不要有钱没钱就搞什么大的排场,太过张扬了,单还得自己去买!
坐标广西某一小农村,普遍彩礼一般是3万左右。不过这几年,条件相对好一些的女生,对另一半的要求也高了一些,拿我身边闺蜜来说说自己的观点
1基本都要求有房,不限定是在市里还是自己家,前提是交通方便,如果对象也是农村的,那么就得在城里有房子了,除非是离城里近的农村,房子只付首付也可以,婚后一起承担房贷
2如果是近嫁,也就老家的习俗,好像没有一定要全四金,大概买一些,也差不多了,礼金大概就是3万左右,女方回礼1万这样,如果远嫁,礼金就起步10万元,因为嫁太远,很少回娘家了
3车子没有硬性要求,当然经济可以的情况下,也是要买的
以前是基本普遍的情况,不过这两年,我感觉我的闺蜜,要求都高一些了,礼金要求10万块左右^_^
我们是广州的郊区的,我们这里新人结婚的彩礼一般都不高,高的3万到5万,低的几千元,就是图个彩头。最近有个朋友孩子结婚他们两亲家人谈的彩礼钱才三百多元,就图个好彩头。其他房啊,车啊,每一家都基本有,双方谈恋爱时各自都很清楚对方,所以这个在结婚时基本没什么要求。另外我们过大年的红包里面的钱也是很少的,一般10元左右,就图个利是。
河南周口,彩礼在我们那我感觉还是比较高的。一般农村家庭没个三五十万娶媳妇那是梦想,什么一动不动,万紫千红一片绿,万里挑一,那名词,代表的可都是钱啊;来看看流程吧,当然针对的是第一次结婚,二婚不讨论;
1、相亲。南方去女方家,首先要带足够的瓜子和糖,看中了再给两百块的钱相亲费,瓜子跟糖得一两百吧,相中下来得500吧差不多。
2、逛街,买衣服。第一次相亲认可后媒婆一般会要求两个人第二天 去逛街,加深一下了解,这一趟女方要是没意见,男方要是没意见,这一趟吃喝、买衣服啥的,3000元左右。
3、定亲。这一过程需要可能三五天也可能十天半个月,可能会久一点,一般彩礼会是8888、9999、10001,17000,等等数字,意思差不多能看出来吧,现在普遍17000元,还要买一堆东西,女方还要给男方父母倒酒啥的,见面礼,给红包,下来得20000元左右。
4、结婚前逢年过节走女方家。这个一个节气得啥2000-5000不等,看男方的大方程度了,总之结婚前节气越少越花钱少,暂定三个吧,中秋节,过年,8000元左右。
5、要亲。这个时候男女双方都了解差不多了该谈结婚了,这个要好几次需要一般,商量结婚日子啥的,要亲一般得66000、88000、18.8万、26万、36万等等,前提你至少得有房有车吧,没房子没车估计更多,暂定家里有房子吧,送18.8万。下来20万吧。
7、结婚酒宴、司仪啥的当天估计至少得五万吧,50000元。
7、第一年过年给压岁钱,走亲戚钱,得3000吧,好差不多了 。基本上媳妇算差不多了,可以歇一阵了。
以上加起来估计30万不够了,加上房子,就算县城的房子也得30-40万,所以一个媳妇娶回家估计得70万左右吧,没钱还真不办事!!!
问题,不是钱事呀,女孩太少了,出10万人民能找到媳妇吗?
关于彩礼钱,也跟上当风俗,不拿也不合适,算给女孩心意吧!
但幸福就可以了……都在比着呢……
祝,少男,少女,早日成家,立业……:!
要彩礼太多了不太明智吧,嫁女儿不是卖女儿!你让女儿到婆家怎么过?说不起话台不起头!你娘家心里美是不是?是不是你拿着养老哪还是给你儿买房买妻?人是自已混的,事是自己做的!换位思考!!!
我是周口人,现在周口十万彩礼不是什么稀罕事了。基本上都是18万到20万。我们村一个小伙子年前结婚干礼(就是定亲礼)16万6,结婚时又要4玩。小伙子有车有房(是自建的二层楼),女方还是一个二婚带一个4岁女孩。这不是个案,附近村基本上都是在二十万左右。
谢谢邀请。
周口农村娶个媳妇要十万彩礼真的多吗?
我们先看一下,河南各地需要准备的彩礼吧,濮阳的最多13.91万,[_a***_]13.51万,排在第三位的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说的周口12.15万,而省内经济最好的郑州、洛阳、许昌彩礼反而最低,基本上六七万。
从河南彩礼图上,我们可以看出东部高于北部,其次南部,然后西部,中部彩礼钱最低,彩礼钱反而和经济的发达程度成反比。
现在周口农村娶个媳妇要十万彩礼真的多吗?
现在在农村来说,基本上彩礼都在六七万块钱,不仅如此,男方家里面还要盖楼房,买汽车,甚至城里面有些还要求买一套房子,彩礼十来万多肯定是,但是现在农村都是这样,结婚攀比心比较重,而且女方还是挑着选。
随礼是民间一种习俗,也是一种交往,只有随礼的多少,那就要按照几个方面去考虑,因为随礼这个事,很容易产生矛盾和问题,第一问题每年随礼的价格不同,根据钱的升值,随礼也要升礼金。第二个,要同等随礼金,比如,有两个叔叔,你给这个叔叔随礼一千元,给那个叔叔随礼一千二百元,这二百元的差额,会让你的叔母记住一辈子,给同学随礼,其它的人随一千,你随一千二,这二百元的差额,其他的同学会远离你,其他的同学都随一千二,你只随礼一千,那么这个同学慢慢的会疏远你。所以在随礼这个问题上,要和大家一起勾通,统一标准随礼。
办喜宴是好事,是喜事,那么随礼的礼金,必须要吉祥数字!先谈个人看法如下:
68元,78元,88元,98元,108元,118元,128元!一一!但800元不要去随礼。
1008元,1080元,1088元,1180元一一后面要带8字的零头!不能是整数,整数整数是没有发展。
但是白喜随礼,必须是整数,不能带零头,60元就是6O元,80元就是80元,100元就是100元。如果还有一位老人健在,那么愿意讲礼心的,可以给老人买点营养品,补品,或者封个红包,给老人一个安尉。
随礼是个人的事情,别人不能强求,也不好参考建议,礼重礼轻参照当地习俗。
你的同学结婚,如果他们都是农村人,你在单位拿正式工资,或者是老板,那么不要参照我前面所说的模式去做,你可以翻倍的礼金,任之翻十倍都可以!可以封礼金11888元,可以封礼金99888元。118,138,148,168,198,是很吉祥的数字。供大家参考,愿大家一生一世,一家子发!发!发!人发财也发,日进金,夜进银,年年金玉满堂,时时添福添彩,好事多多,喜事连连!
同学结婚!份子随礼只能按当地的随礼金去随礼!像我们同学随礼,一般要高于正常份子随礼的二倍,任之还超出给姑姑,叔叔份子的随礼金。
同学结婚,份子钱随多合适?这问题没有边界,主要看同学之间的关系如何,平常的来往大小,人情份礼的轻重,你结婚或是别的事情随你一千元,人家结婚你不可能拿五百去,按正常人情只能多拿,不能少拿,这样的人情才会越处越好,否则会让同学和朋友看不起,自然也会把友情越处越淡,所以说亲戚有远近,朋友有厚溥,根据自身能力处理人情往还,但是千万不能小心眼,抠门算计,那样时间长了,会把朋友和同学关系处没有了,这是本人一点拙見,望参考!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周口农村中式婚礼流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周口农村中式婚礼流程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glcbtn.com/post/3900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