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农村50年代婚礼流程表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农村50年代婚礼流程表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一、早起准备阶段
3、7:30新娘化妆完毕,新郎收拾完毕,伴郎准备好鲜花、红包
4、8:30新郎及伴郎开车到达女方家准备接亲,女方在娘家藏好婚鞋,伴娘到位
二、接亲流程
1.
开始鸣礼炮,结婚典礼正式开始,主持人登场,新人也入场做好准备。
2.
主持人在音乐结束之后主持婚礼仪式,然后证婚人与主婚人上台致辞。
3.
新娘与父亲入场,新郎在舞台等候,然后双方进行爱情宣誓,交换信物。
4.
新娘与新郎交换结婚戒指,然后一起切结婚蛋糕,倒香槟,向父母与来宾致谢。
5.
结婚仪式结束之后,新娘换好敬酒服,与新郎一起向来宾们敬酒,表示对他们的感谢。
1.赞者开场2侍者手执利器入场3主礼馆、男女副礼官入场4新婿新妇入场5洗尘6三辑三让7上香炉8沃盥礼9入席10同牢礼11合卺礼12结婴佩授受13可看情况加执手礼14赞者拜天宣布礼成15赞者引领新人退场欢迎各位婚庆策划和主持人加微信交流18388086564
呵呵,首先对兄弟的妈妈说一声:“您辛苦了”!一个人拉扯孩子的家长是最不容易的。 我生活中是个***乐手,平时婚礼活每个周末都会有的; 像兄弟一样的单亲家庭的类型也遇见过好多,现在把我们处理的流程告诉您,希望对您有帮助: 首先是开场、主持人上场、宣布开始、穿插歌舞 然后正规环节:介绍佳宾(证婚人、娘亲代表、来宾代表),接着请新娘的父母上场、加以简单的介绍,然后,重头戏来了--背景音乐我们使用《感恩的心》,主持人深情的邀请新郎母亲上场。 待典礼台所有人落座以后,主持人简单介绍双方生平,然后多说一些母亲的赞美,在由新人向劳苦功高的母亲鞠躬时使用《母亲》***部分作为背景音乐,很煽情、也很感人~~ 这样,不管是在场宾朋、双方父母,还是作为新人的你们 心里都不会有尴尬、而只有一种浓浓的亲情…… PS:祝兄弟新婚快乐、早日让阿姨抱上孙孙!。
古代结婚流程从说媒开始到提亲定亲、准备“三书六礼”(三书:聘书、礼书、迎书;六礼:纳采、问名、纳吉、纳征、请期、迎亲)完成以上步骤即可拜堂成亲,最后还有一个贺郎酒环节。
1、说媒
在古代,如果你看上了哪家姑娘,不会和现代一样自己上门去追求,而是找一个经验丰富的媒婆为你去姑娘家说媒,如果姑娘也对你有好感就会对父母说:“终生大事全凭父母做主”,而如果姑娘对男方不是很满意则会对父母说:“还想再给父母尽两年孝”。
2、提亲
古话有云:“婚姻乃是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”。因此新人们在结婚之前,男方一定要先去女方家进行提亲,当双方互换儿女的生辰[_a***_],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测算之后,认定男女双方适宜结婚,并且门当户对,此时才能开始议亲。
3、定亲
当男方向女方家提亲之后,确定男女双方适宜结婚,这时两家就可以进入到定亲的环节了。在定亲环节中,男方要给女方家送“过书”即为定亲的凭证,俗称“红绿书纸”,而女方需要给男方送“回帖”进行认可,俗称“文定”。在定亲之时,除了有书面的定亲之外,双方还需商讨嫁娶吉日,为新人们讨得一个好彩头。
4、三书六礼
双方都比较满意的情况下,男方就要开始准备三书六礼,其中三书指的是:聘书(订亲的证明,在六礼中纳吉的时候交给女方),礼书(相当于现在的彩礼清单),迎书(相当于现在的结婚证,证明姑娘已经嫁给男方)。
六礼则是指纳***(男方要送将近30种礼物给女方)、问名(将男女的年庚八字进行匹配)、纳吉(将庚贴于神前请示)、纳征(彩礼和嫁妆)、请期(确定结婚吉日)、亲迎(接亲)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农村50年代婚礼流程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农村50年代婚礼流程表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glcbtn.com/post/4666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