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祠堂西式婚礼流程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祠堂西式婚礼流程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王氏善庆堂是中国山东省济南市的一座清代祠堂建筑,位于济南市中区芙蓉街。始建于清乾隆十九年(1754年),为纪念王氏家族先祖王维新而建。善庆堂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,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,是一座三进四合院式的祠堂建筑。善庆堂的建筑风格为典型的清代北方民居建筑风格,以砖木结构为主,青砖灰瓦,雕梁画栋,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。
王氏善庆堂位于上海市黄浦区,是为纪念清末民初著名实业家王有龄而建立的祠堂。王有龄生于1848年,卒于1913年,字百川,号霞村,浙江省宁波府鄞县人,早年曾留学美国,回国后创办过多家实业,并担任过上海道台、两江总督、北洋大臣等职。王氏善庆堂始建于1917年,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,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。祠堂为二层砖木结构,外形为中式传统建筑风格,内部为西式装修。祠堂内设有王有龄的塑像、画像、生平事迹介绍等,同时还珍藏有王有龄的遗物和书籍。王氏善庆堂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,是研究王有龄生平和中国近代实业史的重要史料。
在被高端西式婚礼刷新着眼界的今天,乡村婚宴的淳朴民风民俗反而更加的吸引人。乡村婚宴的热闹不在于现场多么的隆重;也不在于迎亲车队的豪华;更不在于婚礼现场的奢华排场;只在于村民那一颗颗淳朴善良的内心。那么乡村婚宴应该怎么办呢?
下面齐家网专家来教教大家乡村婚宴怎么办及婚礼现场如何布置。
一、乡村婚宴现场布置-场外
在很多乡村,村民谁家有大喜事,都会选择在祠堂办宴席,因为祠堂一般都有着全村最大的四合院,老一辈们常说,在这里办宴席能受到祖先们的祝福。
祠堂四合院内的所有柱子和祭祀堂外的墙上都贴上喜字,并且每两根之间用红色绸带相连,再挂上红色喜字彩灯,祠堂大门上也用红色绸带装饰。也可以在门口搭建一个红色拱门,这样效果也是不错的。
四合院中央,根据全村人数,打起圆桌,并在每张桌上贴上大喜字。
二、乡村婚宴现场布置-场内
场内肯定就是新人们自家的大厅了,新人新房和家门口挂上一对红色的大灯笼,门上和窗户上贴上大双喜。大厅桌凳可以换成红色油漆的。在新人新房中,被子等床上用品和帘子全部换成大红色,床上撒上一些桂圆、红枣、花生寓意早生贵子。新人家庭用具在这一点都是要用一张红纸包主一角,例如:扫把手把围一圈红纸等等。
这样一个拜堂和洞房的地方就装饰好了。乡村婚礼很注重风水,齐家网专家在这提醒一下大家,物品的摆放位置,什么地方是风水财位等等。
“番仔楼”即闽南语的“洋楼”,由华侨巨富曾振源先生始建于1903年,占地面积5723平方米,建有13幢共99个房间,历时14年、耗费白银17万两。外部水陆交通便利,内有半月池、前埕院、前祠堂、中楼、后楼、后花园,自成一个周全的小世界。“番仔楼”当年由南洋设计师设计图纸,外形装饰西式风格,内在配置趋于闽南传统结构,既美观又实用。布局极为周密,所有的楼房走廊、过道相互畅通,雨天走遍全庄也不会淋到雨,既有适合族人群居的舒适特点,在***光、装饰方面,更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。花砖等装饰材料由南洋专船运回,原汁原味,堪称大手笔。主厅设有取暖壁炉,后花园建有风力抽水机楼,自来水管道由此通向各座建筑——百年前闽南农村的自来水设施,确实是凤毛麟角。“番仔楼”还配有先进通畅的地下排水系统,小球不论在哪里掉落,下雨天必定能在“月池”找到。据曾氏后裔说,当时工程进入最后阶段,为了让工匠们精雕细琢,宗祠的石雕工钱是用雕凿出来的石粉称重去领取等量的白银,主人的阔绰实属罕见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祠堂西式婚礼流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祠堂西式婚礼流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glcbtn.com/post/6642.html